河北省级项目藁城刘海的传说

 

藁城刘海的传说是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刘强辞让太子位,后改名刘海到此地生活,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其事迹在当地广泛流传,形成的一种文化和传说。在藁城南部及赵县北部广为流传。

传说刘海是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刘强,其母亲是郭圣通皇后。郭圣通皇后被贬,刘强戚戚不安,主动辞让太子位。后看到朝廷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考虑到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敏感的身世,他采取了与世无争的态度,以诈死的方法骗过了当时的朝廷,在舅舅郭竟的帮助下赴东夷隐居数载,潜心研修佛道。后来以刘海的名义回到刘海庄。传说他练就了很多道术,被称为活神仙,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死后老百姓为他建庙纪念,并将其画像供在家里敬为财神,流传至现在。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清朝以前刘海庄就是非常繁华的重镇。刘海庄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是非常有名的堡垒村和支前模范村,建立党组织也是比较早的,1937年建立中共党组织。建国以后更是藁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2009年2月,在刘海庄村出土了刻有“汉朝刘海大仙”的残碑,让广为流传的“刘海大仙”的传说得到了印证。刘海庄、刘海庙、刘海寺如此巧合的同时存在,在全国来说是唯一的。刘海庄村就是因为刘海而得名。

 

2009年2月,在刘海庄村出土了刻有“汉朝刘海大仙”的残碑,让广为流传的“刘海大仙”的传说得到了印证。刘海庄、刘海庙、刘海寺如此巧合的同时存在,在全国来说是唯一的。据说刘海庄村是因为刘海而得名。

历经上千年的口碑流传派生出多种不同的传说版本,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当地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藁城刘海的传说目前以口传的形式传承。其内涵可总结为:礼让、包容、和谐、奉献。其特征是:1、历史上实有其人,藁城刘海的传说 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2、以出土的文物记载为主,传说与地名结合紧密,地方色彩浓重。3、藁城刘海的传说文化内涵丰厚,特征明显,风格独特。

  藁城县志记载有刘海成仙的故事和刘海系金蟾,金蟾吐金钱的传说。一九五九年前村里有一座刘海庙,庙内供奉着一尊刘海头顶金蟾的塑像,院内有一口系过金蟾的古井。本村87岁的长者张秋用回忆说:“此庙建于汉代,原来占地90多亩,庙房有81间。当时来敬财神的香客常年不断,常有高官名流造访,一派繁荣景象。可惜在民国二十八年被恶霸侵占了大部分庙址,1995年刘海庙被彻底拆毁。

2010年刘海文化研究协会正式成立。藁城刘海的传说 备受当地村民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得到了河北省政府参事室处长郭庆华,省民协主席郑一民,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石家庄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李晓署、市非遗中心主任宋盼岗及藁城市文广新局田江水书记、樊更喜科长,及藁城市非遗中心成员等多名领导和专家认定。2012年11月14日,在石家庄电视台《实话实说—石家庄100个村庄印记》栏目组走进刘海庄开机仪式上,我市文广新局田江水书记挥毫泼墨写下了“汉福天祚,佑我家邦”八个大字,期望藁城刘海的传说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目前刘海庄出土的藁城刘海的传说 的文物有:石碑11块,供案1张,画像多张,古井1口,供桌1张,遗址废墟多处。

2013年藁城刘海的传说申报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