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图片



中 医 

中医即中华传统医学,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中医药发展

图片

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中药的起源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二、夏商周时代(前21世纪——前221年)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又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也是后世加工炮制药物常用的辅料之一,故后世有“酒谓百药之长”之说。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全书3卷,也有4卷本,载药365种,按药物之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可以久服;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专功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这一时期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外,首推南朝两代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约成书于5世纪末,全书7卷,载药730种。它系统地总结了六朝以前的本草学成就,全面发展了本草学基础理论。本书不仅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而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奠定了我国谷本草的编写体例。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较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中记载的某些炮制方法,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它标志着本草学一新兴分支学科的诞生。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年)

唐朝政府采纳了苏敬的意见,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进行重修,经过两年时间,于659年修成,定名《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书共54卷,载药850种,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其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性本草著作,并很快流入国外。


六、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的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七、明代(1368——1644年)

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八百多部文献对古本草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整理总结,完成了200多万字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


八、清代(1616——1911年)

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各家的本草著作很多,代表作当推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主要是民间药及外来药同时也收录了大量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极大的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九、民国时期(1912——1949年)

“改良中医药”“中医药科学化”“创立新中医”等口号风行一时,形成民国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一大特色。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至今)

《中华本草》是一部反映20世纪重要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图片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

本草的含义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图片


藁城区文化馆




监制:李艳锋


编辑:焦典

图片